2011-05
2010-09
2010-07 2010-08
2010-05 2010-06
2010-03 2010-04
2010-01 2010-02
2011年第5期
维护食品安全媒体大有可为
本刊特约评论员
2011年4月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主任李克强出席全国严厉打击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并讲话。李克强说,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做好食品安全工作,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是保障群众健康安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现实需要。
生命的答案
—— 读《英国摄影师蒂姆·赫瑟林顿的工作照》
翟铮璇
美联社4月20日报道,包括英国知名摄影师蒂姆·赫瑟林顿在内,两名西方摄影师当天在利比亚政府军和反政府武装于米苏拉塔的交火中死亡。图为4月20日,在利比亚米苏拉塔,英国摄影师蒂姆·赫瑟林顿(中)爬出一幢建筑。这张照片是在他身亡前几小时内拍摄的。(新华/法新)
关于报道力的几点思考 王 瑶
全媒体时代的思维转变与战略实施 刘长乐
从做“大报”到都市报:关于转型的思考 姜圣瑜
在非常时期构建主流舆论场 李 涛
地方媒体在国际突发事件报道中的作为与进步
覃 进 谭海清
NHK灾难报道特点及借鉴意义 谭林茂
威慑、规范、培训、监督 桂 涛
寻找共因 完备手段 何德功
集聚智慧 探索变革 本刊记者
报业转型 内容升级 渠道扩张 本刊记者 梁益畅
把握三个关键词 建设报业全媒体 朱夏炎
多元经营:打造文化集团的必由之路 本刊记者
权威·专业·平衡·深入 朱长学
用理性和责任守护信息传播的“安全” 周婷玉
如何处理食品安全个案与行业安全问题
简光洲 黄 杨
食品安全领域传媒角色探析 郑建丽
用新闻思维化解“选题困境” 范洪涛
做有报纸特色的新闻 吕 冰 胡忠华
同质化、炒作与差异化 张修智
奢侈品 慢新闻 创新力 傅剑锋
文明转型下中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彭树杰
三网融合背景下城市台如何提升竞争力 陈 浩
“协作体”:城市电视台困局下的发展之路 李 明
地方民生新闻故事节目的特色实践 史文静
权威·个性·亲和:电视台新闻立台三支柱 翁剑峰
从采编实践感悟“中国观点,国际表达” 秘小胜
20字原则:案件报道避险的关键 王松苗
新媒体时代穆青调查研究观的现实意义 王晓宁
突发事件传播新模式下的报道“守则” 黄 可
策划在人物报道中的作用 裴道彰
发稿前的一个争议环节 陈一新
新华社历史上的“第一”(一)
把自己“空投”到一线 本刊记者 陈 芳
在利比亚打响“报道战” 辛俭强 李 腾
行走在田间 何红卫
境外突发事件采访须过的几道关 黄晓勇
如何拍摄大时间跨度图片专题 吴国方
从“新闻为中心”到“平台为中心” 冉明仙
指数营销——平面媒体经营的新突破 贾肖明
绿版:给读者一个阅读理由 朱红军
媒体民调报道的新载体、新机缘 何慧媛 郭晓东
从梅迪尔新闻学院改名看美国传统新闻教育的变化
常 江
美国“三网融合”的竞争模式及策略 何 煜
打造品牌版面 让地方党报更受“关注” 戴英姿
精烹“体育大餐” 打造地方晚报特色 宋 捷
人文追求:“洛阳寻亲”报道的操作与感悟 黄建省
行走,让静态文化“活”起来
刘雅玲 胡 南 欧阳冰
从一些特别事件报道看媒体的社会责任 郑 苏
一得录 信息集萃
说长道短 封面链接
本刊与嘉兴日报社合办“地方”栏目启事
©2007 《中国记者》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京原路8号 邮编:100040 编辑部:010-63073233 互动平台:24687113@sina.com 发行:010-63073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