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3
2007-01 2007-02
2006-12 2006-11
2006-4 2006-3
2007年第03期
大趋势中大作为
本刊评论员
主流媒体的深层影响力如何体现?如何评估?如何顺应其规律?人们尽可以说一个时期某个媒体具有很大影响,但从相对长时期评估一个媒体的影响力,最关键的指标,就是看其对发展趋势把握得如何,看其把握趋势的综合能力。这是因为:
首先,不管是通过报道还是评论,不管是通过版面还是编排,媒体的选择、分析、判断、预测都会以各种形式存于世上。
其次……
漫步在自然界的生灵 ——评《薮猫》
2月9日,第50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获奖作品在荷兰阿姆斯特丹揭晓。这张由《国家地理杂志》的美国摄影师迈克尔·尼科尔斯拍摄的图片《薮猫》获得自然类单幅一等奖。
新华/法新
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统领下履行职责 田聪明
把“群众需要”作为新闻业务改革的推动力 南振中
在互动中弘扬长征精神 杨大进
广播复兴的五个创新 杨兴盛
通过“两个服务”提高党报创新与引导能力 牟丰京 雷太勇
媒体合作:推动报业创新进步的新亮点 谢昭良
党报集团子报在竞争中和谐发展再认识 刘 袭
电视台组织结构的重构:行政原则与价值规律 胡正荣
为更好地利用资源服务 万智炯 周燕群
组织的成长 幸培瑜 文 建
金融报道的社会责任意识 汪 洋
媒体在维护国家金融安全中的作为 张旭东
在不确定中追寻确定性表达 邓的荣
一位驻外记者眼中的美国金融报道 卢怀谦
公共金融教育与媒体责任 陈志龙
应对金融环境变化的报道策略 何晓鹤
突破瓶颈:在新媒体采编实践中感悟 陈 峰
最早的网络记者:从细节看差别 蒋 亮
“报转网”人员思维怎样转 蓝 云
从“把关人”向“引路人”转化 王 璐
深层次体会“报网互动” 章 勤
在转型中融合 伍 刚
2007年两会报道受众需求调查报告
李勇华 南 隽
两会报道的新传播手段 张 勤
“持续性热点”报道角度分析 许向东
如何提高两会报道“能见度” 黄 钦
两会报道规范用语备忘 新华社总编室
做新做优主题报道 何如旦 温莫邪
数字时代谈备份 闵大洪
弱势媒体强势竞争 杨叶青
一名地方记者的采访路线图 陈 芳
上天下海,战地黄花 谭 洁
图片报操作模式 崔 波 翟红刚
中国新闻摄影“荷赛”之旅 邓绍根
反思量化考核 尹连根
认识“新媒体” 刘正荣
农村报刊经营十大创新 吴 锋
报业经营从新闻纸开始 张 垒
《北京青年报》的纸张运作
解读甘尼特的数字化改革 孙 镜
美国传媒如何整合资源 周万安
如何办好地市党报要闻版 庄培松
地市党报的选题策划 吕建平
借助网络模式 实现报网互补 唐 林 陆 华
从人文资源中找特色 石飘芳
一得录
感悟 “千辆的士挽留节目主持人” 罗建华
小心!我们在义正辞严地助“恶” 为虐 周云龙
“平和” 是报格的一种境界 蒋 勇
说长道短 封面链接 信息速递 观点摘编
©2007 《中国记者》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京原路8号 邮编:100043 总编信箱 cjlxh@xinhuanet.com 编辑部:010-63073233 互动平台:24687113@sina.com 发行:010-63073532